close

經文:申命記4:41~43;約書亞記20:1~6

 

經文:

申命記4

41.      那時,摩西在約但河東,向日出之地,分定三座城,

42.      使那素無仇恨、無心殺了人的,可以逃到這三城之中的一座城,就得存活:

43.      為流便人分定曠野平原的比悉;為迦得人分定基列的拉末;為瑪拿西人分定巴珊的哥蘭。

約書亞記20

  1. 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
  2. 你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要照著我藉摩西所曉諭你們的,為自己設立逃城,
  3. 使那無心而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裡。這些城可以作你們逃避報血仇人的地方。
  4. 那殺人的要逃到這些城中的一座城,站在城門口,將他的事情說給城內的長老們聽。他們就把他收進城裡,給他地方,使他住在他們中間。
  5. 若是報血仇的追了他來,長老不可將他交在報血仇的手裡;因為他是素無仇恨,無心殺了人的。
  6. 他要住在那城裡,站在會眾面前聽審判,等到那時的大祭司死了,殺人的才可以回到本城本家,就是他所逃出來的那城。

 

現代人常常會想逃到一個沒有壓力的地方,想逃離升學壓力,逃離嘮叨的父母、逃離政治與社會的紛亂、逃離小孩子的尿布奶瓶、逃離上司給的業績quota、逃離漲個不停的物價、逃離病痛的折磨、逃離人際的冷漠或衝突

我們可以往哪裡逃呢?有人逃到一支煙裡、有人逃到一壺酒裡、有人逃到電視機前、有人逃到網路世界、有人逃到山之巔海之涯、有人逃到自己的秘密基地、有人逃到沒人認識的地方在那裡就學或就業、有人逃回自己的家裡、有人逃到教會裡、有人逃到朋友那裡、有人逃到書的文字世界裡、有人逃到實驗室裡,只要可以獲得一時的喘息,哪裡都可以!

網路上逃城的相關資料裡,竟然出現老朋友的名字,林南的李清志弟兄寫了一本「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書中以「逃城」來形容安藤忠雄的建築,「現代人在各種壓力中生活著,常常希望能夠逃走,逃到一個全然感受不到壓力的地方,並且在那個受庇護的場所中,得到心靈的療癒。安藤忠雄所設計的直島貝尼斯旅店就是這樣一座逃城。」「事實上,這座旅店開放以來,早已成為許多人企求心靈安頓與身心療癒的最佳地點。」「在這座孤島逃城中,人們真正有機會讓自己跟自己、自己和上天有最誠實的面對面。」而逃城的概念,在安藤忠雄的第一件作品中就已經呈現了。

即便是住在建築巨擘如安藤忠雄設計的逃城裡,人,可以逃多久呢?哪裡是可以讓你不只逃的了一時也逃的了一世呢?

每次讀到逃城的經文,就會想到小時候常玩的奪寶遊戲,S型的圖案,離開S型的時候必須單腳跳的方式移動,一旦兩腳落地就出局了,但是S形圖案外另有兩個小圓圈,分別在兩端,只要進入圓圈內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雙腳落地,而且此時敵人是不能攻擊你的。

逃城就很像遊戲中的小圓圈。

逃城不只是以色列歷史中的一種內政設計,其實神要藉著逃城傳達給我們非常重要的信息。

 

一、               人人都需要逃城:

逃城的原意並非是要讓人逃離一些壓力,逃城的原意是要保護因誤殺人而被追殺的人,也就是那些因著罪不及於死卻受到生命威脅的人。殺了人,終究還是殺人,是十戒中的第六戒,雖然我們不大會誤殺人,但是不是有人曾因我們的作為或不作為而受到虧損呢?正如孟子所說的人生三樂中的第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我們都企求一個心安理得的人生,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若以這樣的標準來說,人人都被自己犯下的罪追著跑!

舊約裡的六座逃城,平均分布在約旦河東西兩地,北、中、南各一座,而且都被設立在交通要道上,意味著神是玩真的,不是說說而已,祂沒有把逃城設在玉山主峰上,這六座逃城是讓以色列人無論在哪裡誤犯了殺人罪,都可輕易到達的城。

7月初,我跟太太去了趟苗栗南庄,在網路上挑了一間沒去過但看起來很棒的民宿「水雲間」,在水雲深處的一方,名字聽起來就很浪漫,離大路(21)1.5km,走起來卻好似長了好幾倍,一路上「水雲間快到了」的指標沒停過,路越來越小、越來越陡,正當我狐疑的時候,就閃出一個指標「水雲間快到了,不要懷疑」,走著走著想放棄的時候,哇哩嘞,又閃出一個指標「水雲間到了,不要放棄」,過一個彎,果然看見了水雲間的大門。住了一夜,享受著山裡的山嵐、風吹過杉木林的聲音、海藍的天、水綠的樹,我們又回到了台北的家。申命記193節中貼心的說要「預備道路」,把逃城設立在交通要道上,使誤殺人的可以及時逃到那裡。聽說為了怕人找不到逃城,還在岔路寫了標誌"往逃城"。這顯示我們的神有著何等細緻的愛啊﹗

人類一向對於非我族類是殘忍的,即便是住在同一塊土地上,在台灣的我們對此是感受良多的。但上帝的逃城卻涵蓋保護了一切寄居在以色列中的外邦人。民數記3515節中說:「這六座城要給以色列人和他們中間的外人,並寄居的,作為逃城」,上帝的愛不斷告誡祂的子民不可欺壓寄居的,在整本舊約中,神不斷重 複「不可欺壓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作過寄居的,知道寄居的心」。公義的神是不能容忍罪惡的,但祂的慈愛與憐恤又使祂愛一切的罪人。祂一再叮嚀摩西、約書亞要建立逃城,不只是為了以色列人,這顯示我們的神有著何等寬廣的愛啊﹗

逃進逃城的人,可以在城裡安身立命,直到大祭司死了,他就可以平平安安的離開逃城,人也不能再因他先前的過失殺人來追殺他了,他等於是獲得了特赦。

逃城的設立是神對我們求生本能的憐憫逃城的設立也是神對我們容易憑血氣行事的憐憫。殺人償命是古今中外的共同觀念,但因神對人的憐恤,神看到人自身的無能為力--既沒有能力不犯罪,也沒有能力去赦免罪。既然是誤殺,就不是可以100%預防的,顯出人的無能與不足。而對於親友被誤殺的人,要完全的饒恕、體諒兇手、接受事實,人也同樣是無能的。神了解人在這兩方面的有限與無能,因著祂的憐憫,才有了在當時各族文化中獨一無二的先進設計,保護了無心犯錯的人免受過重的懲罰,也保護了受害者的家人在衝動之下鑄下無法挽回的行為。

所以可以說,逃城是一個全然的保護,因它不限種族、交通便利、保護徹底。只要願意被神保護、願意與神相交的人,就可以得到完全的保護。

我們這些在生活中不斷逃亡的人,不都需要這樣的逃城,這樣全然的避難所嗎!

 

二、               人人都可以是逃城:

很多人都看過1993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德國人辛德勒冒險救了許多的猶太人免受納粹的荼毒。另外還有一個跟二次世界大戰時被逼迫猶太人受救助的故事,法國南部一個偏遠的小村莊,是個基督教的小村子,兩個牧師Andre Trocme Edouard Theis運用聖經上的真理帶領村民們實踐不流無辜人的血的真理。這個村莊是猶太人逃離納粹的必經之地,位於非常寒冷的山區。村民們願意實踐神愛人的原則,放下自己的舒適、放下守律法的心。在對抗不公義的時代,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平安,幫助拯救那些逃難的猶太人,他們中有人因此被捕、關入集中營、甚至因此喪命。但他們沒有放棄這些拯救的行動,每一家幾乎都收留幾個猶太人,發揮神不流無辜人血的愛,使逃難的猶太人看到基督救贖愛的真實,看到這一群基督徒與世上的冷漠、抵擋、控訴明顯的差異。

我們常常讀經或聽道都只注意對我們有利的,聽到五餅二魚的故事說「你們給他們吃吧!」我們總是將自己當作「他們」,很少想到神其實是要我們做「你們」。

(書6:1~6)逃城是為我們設的,在我們當中要設立逃城,為自己設立逃城,這是上帝的吩咐。然而,我們不僅是經文中的「你們」,我們也是經文中的「他們」。進迦南之後、進了應許之地後,安家立業以外,應當為需要的人設立逃城,可是我們都忘記了。忘記了我們是那個需要逃城的人,我們也是那應該為別人建造逃城的人。

民數記三十五章6節說:「你們給利未人的城邑,其中當有六座逃城,使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裡。他說你們給利未人的城邑當中,有六座城可以給誤殺人的逃到那裡。」神告訴以色列百姓,為利未人所設立的四十六座城池,其中有六座城,利未人要把拿出來作逃城,這是上帝的吩咐。而且民數記三十五章29節說:「你們要這樣作,而且世世代代要這樣子作。」我們很多時候忘記逃城中的這層道理,忘記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逃城;也需要成為別人的逃城,忘記原來在神的百姓之中需要一些逃城,那逃城也許就是我的教會、我的家、或我這個人。

校園同工陳正宏傳道是我二十多年前還在讀大四的時候認識的,那時他剛全職沒多久,跟他一起在母校成功高中擔任輔導,他的禱告信的標頭就是「逃城」,那是我第一次明白逃城這一層面的意義,正宏傳道把他的禱告同工看成是他的逃城。上個月,當雲彩團契為我們當中實習一年的神學生陳政揚辦惜別火鍋會的時候,我就用正宏傳道的例子,告訴他:「把我們當作是你的逃城吧!」

可不可以讓我們多想想:我的教會、我的家、或我這個人可以成為誰的逃城呢?

 

三、               耶穌基督是人人的逃城:

中世紀歐洲,在基督教的影響下,發展出神聖庇護權(Sanctuary)的觀念,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雨果鐘樓怪人的故事,弗羅洛 (Claude Frollo)要絞死吉普賽女郎愛絲米拉達(La Esmeralda)時,鐘樓怪人加西莫多(Quasimodo)戲劇性地從聖母院來到,帶走愛絲米拉達,跑回巴黎聖母院的時候一路高喊著「神聖庇護」(Sanctuary),在巴黎聖母院獲得了庇護。

神聖庇護權的觀念更影響了現代的政治庇護。

事實上,地上的庇護都不過是暫時的、不完全的。

在新約時代,神為我們設立了更完全的逃城,那就是主耶穌自己。歌羅西書1:13「祂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裡」,強調主耶穌救我們脫離違抗神旨意的黑暗。以弗所書2:8~9「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強調我們得救不是憑著行為,因為我們這些罪人是行不出神眼中的真、善、美的,只是因信耶穌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才能從這個世界的罪惡進入聖潔。

正如舊約的逃城,這些逃入逃城的人,所做的不過就是相信逃城能救他,他就躲入了逃城的庇護中。耶穌基督也一樣接納每一個躲入他名下的人。

正如舊約的逃城,可以容易的找到逃城,耶穌基督在的地方就是逃城,耶穌基督在哪裡?就在這裡!也在每一個信他名的人的心裡。

正如舊約的逃城,逃入逃城的人可以得著平安,不必再擔心被追殺,耶穌基督賜下平安,是人所奪不去的平安。

正如舊約的逃城,不單為以色列人,也為居住其中的外族人,耶穌基督是為了普世的人流血捨命,不論種族、男女、年齡、宗教背景、文化背景,是所有的人,若你問也包括你嗎?是的,也包括你。

不一樣的是,舊約中,逃入逃城的人在大祭司死後就自由了,請問,現在躲入耶穌基督名下的人,什麼時候才會自由?我們的大祭司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了,所以我們已經自由了。跟舊約時代的人比,我們好像有著魔法,隨時逃入逃城,隨時又可以走出逃城,或者換一種說法,我們是住在一座可以自由移動的逃城裡,就是耶穌基督。

我們可以不再做個在生活中不斷逃亡的人,而成為在逃的過程中不斷生活的人。

 

·        結語:

回到我在前言中所說的奪寶遊戲,沒有人在玩遊戲時會一直躲在那安全的兩個小圓圈裡,在覺得養足體力、比較安全的狀況下,都會跳出來繼續前進,奪寶!

我們有著責任、有著理想、有著神所託付的使命,我們躲入逃城,是為了再出來時,可以不再擔心害怕、不再軟弱、不再被過去的罪追著跑,可以回到我們人生的軌道,可以重新回到基督精兵的行列中,繼續打那美好的仗。

記得,我們都需要逃城!

記得,別人也需要逃城!

記得,我們可以是別人的逃城!

記得,耶穌基督是人人的逃城、是那最完全的逃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us7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